時間 | 活動 | 地點 |
---|---|---|
A1 | 【一般論文發表】脆與賴的科技接受和使用 主持人:羅仕宇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副教授、評論人:孫復威 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新聞學系助理教授 •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LINE禮物之消費者使用行為意圖 朱珍儀 •以科技接收模式探討影響社群媒體持續使用意圖之因素:以 Threads 為例 王彥旻、蕭啟之、郭驊瑋 •以使用與滿足理論探究Instagram和Threads的使用者動機和行爲 陳唯一、王 威、楊正歆 |
104教室 |
B1 | 【一般論文發表】新媒體中的知識與學習 主持人:魏玓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教授、評論人:馬國勳 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知識的缺口:論「暗知識」的論述與概念建構 楊智明 •科技應用對臺灣低年級學生學習的影響與挑戰:以Padlet電子記事簿數位學習為例 張琦鈺、謝顥音 •「You」質STEAM教育:社群影音格式與社會規範對 STEAM 社群參與、學習態度與學習效果之影響 張德凱、李亮頤、游文靜 |
105教室 |
C1 | 【一般論文發表】資訊社會中的AI素養與公關危機 主持人:郭良文 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特聘教授、評論人:游婉雲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助理教授 •定義AI素養:理論與實作之比較 劉慧雯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 •「CSR資訊重要嗎?」—探討CSR獎項評比表現與CSR豐富度對危機後組織聲譽與購買意圖及負面口碑意圖之影響 楊正歆、賴韻年、許嘉文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探討事先預期與聲譽在品牌危機中對名人代言人的影響 楊靈鈺、楊云瀧、吳紘珺 |
106教室 |
D1 | ◤專題論壇◥ 「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三期二次一般民眾面訪成果分享:傳播與人際–人際社交與自我展演 籌組人:張卿卿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特聘研究員、主持人:羅文輝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講座教授、評論人:賴至慧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特聘教授 •我刷,故我在?探究臺灣民眾使用LINE的數位社會存在感、社會資本與幸福感之間的關聯 潘令妍 •各種社群媒體上的自我:從社群媒體能供性看台灣社群媒體使用類別與社會資本及幸福感 林日璇 |
115教室 |
E1 | 【一般論文發表】融入或改變?AI日常與數位公民 主持人:李美華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教授、評論人:陳維平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助理教授 •當ChatGPT強勢登場—國內外生成式AI新聞報導之科學框架比較 龔芸可 •AI如何進入日常生活?ChatGPT使用者態度與使用方法之轉變 陳宛萱 •數位公民的系譜學分析:既有文獻的回顧與反思 李森永 |
206教室 |
時間 | 活動 | 地點 |
---|---|---|
A2 | 【一般論文發表】AI新聞:人智協作有可能? 主持人:陳志賢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系教授、評論人:黃順星 世新大學舍我紀念館研究員 •臺灣媒體如何使用 ChatGPT發展運算新聞:從人智協作觀點進行研究 林照真 •提供、產出、驗證、發佈與追蹤 - 人工智慧與人類合作下的新形態新聞傳播產業架構 劉榮樺 •技術社會的「人智」影像生產:AI新聞攝影的技術接納與實踐 蔡蕙如、林玉鵬 |
104教室 |
B2 | 【一般論文發表】遊戲中的角色與化身 主持人:蕭丞傑 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副教授、評論人:袁千雯 國立臺灣大學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副教授 •以通用玩家─角色互動對享樂感及持續遊玩意願之影響探究開放世界遊戲體驗 林立婕 •置身新聞遊戲提升社會福祉:角色代入在互動性與利社會行為的中介效果 馬淑靖 •新聞遊戲化身相似性如何影響利社會意圖——以欣賞感為中介 楊若絹 |
105教室 |
C2 | 【一般論文發表】AI時代的數位主權、族群敘事與公民參與 主持人:施琮仁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評論人:曹家榮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教授 •公民規範認知影響政治參與之機制探討 鄧祈允 •元宇宙與生成式人工智慧時代的客家敘事3.0 李美華 •從人工智慧演進探討國際數位主權爭端解決機制 鄭爲珊 |
106教室 |
D2 | ◤專題論壇◥ 「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三期二次成果分享:網路自我展演與社交─從青少年和成人來檢視 籌組人:張卿卿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主持人:張郁敏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特聘教授、評論人:吳志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幼兒與家庭科學學系副教授、主持人:徐美苓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特聘教授、評論人:張郁敏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特聘教授 •青少年自我概念與社群媒體自我表達 吳岱芸 •Online Dating Experiences and Mental Health Among High Schoolers in Taiwan 馬國勳 •Topic Avoidance on Social Media and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張卿卿 •社交媒體上的人際情緒調節:向他人表達情緒能改善心理幸福感? 陶振超 |
115教室 |
E2 | ◤專題論壇◥ AIGC影音創新與敘事 籌組人:盧建誌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助理教授、主持人、評論人:韓義興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助理教授 •AI世代美感素養探討 黃葳威 •生成式人工智慧在台灣影音新聞之初探研究 林翠絹 •人智協作之音樂作品的著作權益 盧建誌、王姿蘋 |
206教室 |
F2 | ◤專題論壇◥ 創新世代下AI治理、資訊倫理與資料保護之挑戰 籌組人:黃郁雯 實踐大學法律學系助理教授、主持人:黃郁雯 實踐大學法律學系助理教授、評論人:程法彰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 •因應人工智慧發展與應用之法制環境與監理機制—台灣何去何從? 黃郁雯 •人工智慧的醫療運用與其對利害關係人的效益 盧信昌 •人工智慧世代護理臨床實務之挑戰與創新 胡文郁 •從人工智慧普及化探討深偽影音朝法律監管轉向的發展 葉志良 |
B08教室(地下室) |
時間 | 活動 | 地點 |
---|---|---|
11:20 - 12:40 | 年會主題活動 I 年會開幕、會員大會及優秀學生論文頒獎(11:20-11:40) 年會主題演講(11:40-12:40) 題目: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Human Communication 講者:Dr. Eun-Ju Lee 首爾大學傳播系教授、主持人:張卿卿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
4樓國際會議廳 |
時間 | 活動 | 地點 |
---|---|---|
14:00 - 15:15 | 年會主題活動 II 年會主題論壇:Prospects and Challenges for Communication Journals in the AI Era 與談人: Dr. David Ewoldsen (Editor-in-Chief,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Dr. Eun-Ju Lee (Former Editor-in-Chief,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Dr. Nancy Rhodes (Associate Editor, Psychology of Popular Media) 吳齊殷博士 (資訊社會研究主編) 主持人:徐美苓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特聘教授 |
4樓國際會議廳 |
時間 | 活動 | 地點 |
---|---|---|
A3 | 【一般論文發表】數位媒介驅動的互動模式與行為改變 主持人:黃葳威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評論人:楊智明 淡江大學資訊傳播學系助理教授 後疫情時代的「資訊流行病」:擺盪在便利資訊與權威資訊之間的數位韌性與健康促進行為之分析 胡凱焜、潘令妍、柯漢陽 •聊天機器人的自我參照與媒介豐富度對消費者行為的影響: 探討消費者涉入度的中介作用 呂知亭、郭家侖 •與偶像成為「好友」:探討偶像訂閱通訊軟體「泡泡」中介的粉絲-偶像關係 郭宇璇 |
104教室 |
B3 | 【一般論文發表】數位社交中的親密與信任 主持人:李怡慧 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副教授、評論人:孫懋嘉 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新聞學系副教授 •數位尋愛:交友軟體的信任發展歷程 陳登翔、張思嘉 •視訊媒體中介傳播效果研究:人際關係親密度、社會臨場感與信任感 郭千瑜、洪揚、陳可珈 •Tab to update your Locket! 社交過載、感知平台親密感與Locket widget持續使用意圖關聯之初探 盧瑀婕 |
105教室 |
C3 | 【一般論文發表】數位平台的管理與監察 主持人:許傳陽 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副教授、評論人:韓義興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助理教授 •以數位憲政主義為介面之數位平臺秩序建構 王牧寰 •社群媒體如何定義「立即危害」內容?以Meta監察委員會相關裁決為例 林彥廷 •AI、數位平台與監管之間的關係:重新思考台灣人工智慧發展基本法草案 王教安 |
106教室 |
D3 | ◤專題論壇◥「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三期二次成果分享:從數位足跡探索媒介使用行為 籌組人:張卿卿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主持人:陳延昇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副教授、評論人:卓牧融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助研究員 •Levels of Selective Exposure: Insights from Digital Footprint Data 張卿卿、張永儒、謝安亭 •台灣網路使用者的訊息核實策略:態度與行為 沈智新 •社會分類造成政治極化?社群媒體政治使用的調節角色 俞蘋 •威脅與防衛:結合數位足跡與問卷調查檢視2024年總統大選期間臺灣選民的中國新聞使用與影響 陳靜君、陶振超 |
115教室 |
E3 | 【一般論文發表】AI時代的素養與突圍 主持人、評論人:林玉鵬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科技接受模型視角下的大學生生成式AI學習經驗與AI素養探討 吳裕勝 •「人工」or「智慧」?中國字幕組的「AI」突圍 李晟杰 |
206教室 |
F3 | ◤專題論壇◥ 2024台灣網路報告成果應用:數位信任的新高地-AI時代的安全與共生 籌組人:陶振超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教授、主持人:吳齊殷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評論人:陳怡璇 國立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 •網軍治國?探討個人感知網路公眾議題的言論對於其他人、媒體以及自身的影響 賴至慧 •民眾對基礎設施網路攻擊之風險感知與態度 施琮仁 •AI使用、素養、及風險的第三人效果探討 曾懷寬、李芷容、吳泰毅 •數位信任與「可信任 AI」社會之建立 曾淑芬、吳齊殷 •數位落差的新解方:創造以健康為需求的數位機會 李明穎、曾淑芬 •數位時代的育兒挑戰:探析線上資訊信任與科技使用對3C 育兒決策的影響 陳貞雅、陶振超 |
B08教室(地下室) |
時間 | 活動 | 地點 |
---|---|---|
A4 | 【一般論文發表】媒體與我們的喜怒哀樂 主持人:傅文成 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新聞學系教授、評論人:潘令妍 國立臺北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助理教授 •追求卓越:探討媒介內容引發的敬畏感對自我進步意向與利社會意向的效果 洪名遠 •積極或消極?初探 Instagram小帳情緒貼文及社會支持感之關係 黃敏萱 |
104教室 |
B4 | 【一般論文發表】網紅的情感影響力與行銷效應 主持人:邱琪瑄 玄奘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評論人:陳怡璇 國立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 •虛擬網紅觀眾留言的情感分析——以 AYAYI 為例 王雅靜、郭宇璇、林姵君 •買到即賺到?探討負面團購商品訊息對網紅及團購意願之影響 張玳瑄、賀姵靜、陳信祐 虛擬影響者擬人化程度與廣告類型對網路口碑傳播意願與購買意願之影響——以內容吸引力作為中介變項 何穎欣、鄭宇辰 |
105教室 |
C4 | 【一般論文發表】虛實反思:體驗的價值與意義 主持人:陳延昇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副教授、評論人:簡詩穎 長庚大學工業設計學系助理教授 •我信故我在:從宗教功能及遠距臨場觀點探討台灣民眾之線上宗教活動參與 蕭丞傑、林欣蓮、辜郁慈、陳思妤、涂羽彤、賴孟妤、李芯靚 •沉浸體驗更有趣?新型態藝術展覽之觀眾體驗探究 馬茗匯 •在遊戲世界「捏」出一個「我」?以自我技術理論探討女性身體與虛擬身體的創作和關係 蕭羽彤 |
106教室 |
D4 | ◤專題論壇◥ 數位平臺問責新興立法趨勢 籌組人、主持人、評論人:葉志良 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助理教授 •時人應識凌雲木—英國《線上安全法》擘劃之線上服務監理框架 楊儷綺 •以公私協力建立平臺責任—澳洲《線上安全法》介紹 蕭亦庭、王牧寰 •監理政策方向盤轉動了?日本《ISP責任限制法》最新修法初探 林禹豪 •大廈將崩兮一木難扶—《歐洲自由媒體法》與《數位服務法》之互動 王牧寰 |
115教室 |
E4 | 【一般論文發表】運動傳播與行銷 主持人:賴玉釵 銘傳大學影音新聞暨社群傳播學系教授、評論人:吳裕勝 國立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營學系助理教授 •中華職棒啦啦隊迷的情感體驗、忠誠度分析 朱雯瑜 •點擊訂閱到永遠忠誠:價值認知與球隊認同對頻道忠誠度與持續使用意願之影響—以Twitch「中信兄弟官方頻道」為例 賀姵靜、王昭雲、張玳瑄 •Chatbot打造鐵粉:探討職籃球隊遊戲化聊天機器人知覺價值對球隊認同、球迷社群參與及忠誠度之影響 吳岦鄅、楊正歆 |
206教室 |
F4 | 台灣資訊社會研究學會第12屆理監事選舉開票 |
B08教室(地下室) |
Time | Event | Location |
---|
議程公布如下,敬請參考;惟初稿中仍有部分資訊尚未定案,或有可能修正與調整,請密切留意更新版本。
議程: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b0Em1Fs-Yu6qmhHA-HzuqfcCbJ3Na8LY/view?usp=sharing